梨树区概况
- 发布者:梨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
- 发布时间:2025年09月08日
- 来源:梨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
梨树区位于鸡西西南部,距市中心33公里,交通便利,与穆棱市接壤,为鸡西连接哈尔滨、牡丹江、绥芬河等地的南线枢纽,国铁“城鸡线”、国道“331”穿境而过,可直达虎林、密山、东宁、绥芬河4个对俄口岸,距兴凯湖机场车程不到1小时。总面积412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11.4万亩,森林面积43.7万亩,草原面积7768亩,大小河流21条,其中穆棱河流经区内27.1公里。域内有2个大型国有煤矿企业,6处地方煤矿、4个国有林场,3个街道、7个社区,1个镇、11个村,户籍人口5.6万人。
自然资源丰富。梨树地貌呈“八山半水一分半田”,森林覆盖率达到72%,土质肥沃,物产丰富,盛产刺五加、黄芪、苍术、赤芍等野生中草药上百种,是一座天然的中药材宝库。域内龙药和山产品交易大市场是东北三省最大的龙药交易集散地,入驻商户200余家,建成全国首个“寒地龙药数字化管理交易平台”。2020年被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纳入“中医药特色小镇”创建清单,梨树“龙药小镇”由此得名。
矿产资源富集。全区矿产资源居全市前列,初步探明储量的金属和非金属资源有金属镁、煤炭、石墨、玄武岩、硅线石、白云灰石等矿产资源26种,其中,白云质大理岩储量约5000万吨以上,含镁量在20%左右;煤炭储量超3.1亿吨,石墨储量9580万吨,玄武岩储量约2.1亿吨,硅线石储量4816万吨。
历史底蕴厚重。梨树区作为革命老区,1923年中国工矿泰斗、能源工业创办人孙越崎在这里建造了新中国第一对竖井(穆棱矿二井);1924年建设了中国第一个中俄合资煤矿企业;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穆棱煤矿矿路事务所建立了鸡西地区第一个党支部,揭开了梨树红色革命的历史篇章。1946年钟毅、陈慕华夫妇从延安赴东北,接管穆棱煤矿,开展矿山民主改革运动。抗美援朝时期,梨树区是转运伤员基地,中国人民志愿军部分伤病员随陆军三十三医院转入梨树,有157名抗美援朝烈士埋葬在东山志愿军烈士陵园,该陵园已成为全市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。